标准 TCVN 12850:2019 是帮助组织和企业确保产品来源管理和追踪的重要工具,从而提高质量,保护消费者,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标准 TCVN 12850:2019 规定了可追溯性系统的一般要求,以帮助组织和企业建立和维护这些系统,以确保跟踪、监控和证明供应链中产品和货物的来源。
本标准的目标:
- 确保透明度确保所有关于产品来源的信息都能轻松追溯和核实。
- 质量管理帮助组织在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
- 遵守法律法规支持企业遵守法律要求、国际标准和客户对可追溯性的要求。
TCVN 12850:2019 的主要要求:
- 构建可追溯性系统该系统必须包含收集、存储、管理和提供产品来源信息的流程、基础设施和工具。
- 待存储的信息需要存储在系统中的信息包括:原材料信息、生产过程信息、运输信息、分销信息和产品消费信息。
- 能够检索和查找信息该系统必须能够追溯产品来源信息,从生产点到最终消费点。
- 准确性和可靠性:来源信息必须准确、可靠,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数据源进行验证。
- 信息安全系统需要确保数据安全,避免泄露重要信息或使其容易受到错误更改。
- 标准和认证:追溯系统需要符合国际标准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的具体要求。
- 测试与评估需要定期测试机制,以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并满足可追溯性要求。
应用TCVN 12850:2019的益处:
- 增强消费者信心当消费者能够轻松追溯产品的来源时,他们会对产品的质量和透明度更有信心。
- 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管理和优化其供应链。
- 根据国际要求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将轻松满足可追溯性要求。
TCVN 12850:2019 据称,可追溯性系统包括产品识别、收集和存储产品状态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信息等活动,以管理食品质量和安全信息。
在国际一体化的背景下,可追溯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追溯性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通过每个阶段随时间推移识别产品单元的能力。
可追溯性系统包括产品识别、收集和存储产品状态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信息,以管理食品质量和安全信息。建立有效的可追溯性系统是帮助企业和组织管理生产和业务活动、管理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内部以及与供应链各方的互动关系、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提升企业声誉的有效措施。
因此,国家标准TCVN 12850:2019《可追溯性——可追溯性体系通用要求》参照GS1全球可追溯性标准(2.0版)制定。TCVN 12850:2019由可追溯性工作组编制,由标准、计量和质量局提出,并由科技部颁布。
关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及其整个供应链中可追溯性系统的一般要求,适用于所有生产和业务领域,无论组织或供应链规模大小。同时,本标准与各行业和产品的国家可追溯性标准并行适用。
TCVN 12850:2019 明确规定,可追溯性系统必须确保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个 是“前一步 - 后一步”的原则,这意味着要确保能够监控和识别产品或商品生产和业务流程中的前一个生产和业务阶段以及下一个生产和业务阶段。
周一 是主数据元素可用性原则,这意味着必须及时收集、存储和更新生产过程和供应链中重要事件的详细报告中的主数据元素。
周二 透明度原则是指,可追溯性系统必须通过使用有关客户、供应商、产品和生产条件的静态数据来实现最低透明度要求。
周三 是追溯各方充分参与的原则,这意味着追溯系统必须得到组织追溯各方的充分参与。
可追溯性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包括:质量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法律和组织要求的法律部门;需要共享相关信息的客户关系部门;负责防伪、供应链安全或品牌保护的部门;专门处理道德和环境问题的社会责任部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部门;负责运输和物流的部门;系统管理和开发部门。
根据 TCVN 12850:2019,关于可追溯性系统范围的要求,组织必须确定可追溯性系统的范围,包括:组织供应链需要共享数据的前后步骤数;组织或供应链中参与可追溯性相关方的数量,以及组织需要直接与之互动的各方数量;组织需要跟踪的主要组件、包装和间接材料;以及与系统最终用户集成数据共享的必要性。